学术成果

    学术成果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成果 > 正文

    李俊久:东亚区域生产网络演进中的日本角色变迁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3-03-30


    论文名称:东亚区域生产网络演进中的日本角色变迁

    作者简介:李俊久,菠菜广告投放平台教授,博士生导师,菠菜广告投放平台美国研究所研究员,菠菜广告投放平台“一带一路”研究中心副主任;姜美旭,菠菜广告投放平台博士研究生

    发表期刊:现代日本经济


    文章聚焦于焦东亚区域生产网络演进中的日本角色变迁,利用社会网络分析范式描述了东亚区域生产网络的构建和两次重构,探讨了日本角色的演变。研究发现:(1)东亚区域生产网络的构建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日本主导的雁阵模式,“领头雁”日本通过“外贸主导型战略”实现了产品国际竞争力与生产效率的双重提升,是东亚区域内独一无二的“枢纽国”。(2)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是东亚区域生产网络第一次重构的重要诱因,东南亚国家以东盟为合作基础抱团应对危机,中、日、韩三国各自推动与东盟的合作,形成了3个“10 + 1”对话,随后演进为“10 + 3”合作机制,综合影响力日渐式微的日本在东亚“10 + 3”合作框架下扮演了“重要参与者”的角色。(3)新冠疫情的暴发是全球价值链“断链”的转折点,东亚区域生产网络开启了第二次重构,区域内“中日”和“美日”两个重要的双边互动结构限定了日本的对外角色和行为,日本在东亚“二元困境”下不断进行角色交替和转换,扮演着“摇摆国”的角色。一方面,为保证供应链条完整性和对外贸易稳定性,日本积极加入RCEP;另一方面,为促进美国回归TPP,借美国势力在东亚区域生产合作中与中国的影响力相抗衡,日本不遗余力地主导CPTPP谈判,对于美国提出的IPEF,日本也在第一时间积极响应。


    最终得出的政策启示是文章对东亚区域生产网络演进中日本角色变迁的研究,为“日本式失落”提供了一种新的解释。中国的工业化发展具有明显的“东亚模式”特征,进入21世纪后,中国政府实施的出口导向、投资驱动、金融管制、汇率低估等政策,与日本工业化路径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而中国在基本完成了工业化之后,开始面临房地产行业泡沫化、经济增速放缓、与美国的经贸摩擦日渐升级等发展困境,这与20世纪末的日本亦有诸多相似之处。因此,总结日本经验教训,稳步提升中国在东亚区域生产网络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做好后疫情时代东亚区域生产网络的“拉动者”和“引领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与日美贸易摩擦相类似,现阶段中美贸易争端背后的原因不仅包括以贸易不平衡为主的“经济之争”,也存在“体制之争”和“区域影响力之争”。首先,面对美国最新实施的IPEF,中国应继续推动RCEP的全面落实,利用现有的市场准入,让加入IPEFRCEP成员切实感受到来自RCEP的经济红利;其次,中国应申请加入CPTPP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等区域贸易协定,利用外部条件对冲来自IPEF的经济和外交压力;最后,中国应提升自身实力,利用大国制度的独特优势,推动经济体制进一步改革,加速新旧动能转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突破“卡脖子”技术,对标 CPTPP 的高标准经贸规则,实现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位置的攀升,完成由外需拉动向内需拉动的转型升级,全方位应对来自美国的外部压力。

    第二,作为东亚地区新一轮分工转型的“拉动者”和“引领者”,中国有责任维护东亚区域生产网络的稳定。首先,中国要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在国际竞争与合作中取得优势,与国外大市场实现对接,畅通“双循环”,保证东亚地区供应链的安全;其次,在RCEP 框架内,中国应支持东盟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深化与东盟国家的高质量合作,打消东盟国家对于过度依赖中国的担忧;最后,中国要加快由“组装中心”向“制造中心+消费中心”角色的转变速度,统筹、协调东亚区域生产分工,实现与其他东亚经济体的产业结构联动升级,促进东亚区域生产网络的包容性增长。

    第三,吸取日元国际化失败的教训,以东亚区域生产网络为主场景,从贸易结算、官方储备、价值尺度等多方面入手,实现人民币的国际载体货币功能。中国应通过调整经济结构,增加中间品出口和最终品进口,深化其在东亚地区的最终市场提供者地位,借此实现人民币的区域贸易结算功能。以“资本输出”的方式进一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抓住东亚区域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内存在的巨大融资缺口,加强统筹协调,完善人民币跨境结算基础设施布局,提高人民币使用便利性,依托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等区域金融机构助推人民币“走出去”。